新昌县万利轴承有限公司为您主要提供叉车门架滚轮轴承,汽车方向机轴承,七类圆锥滚子轴承等相关的展示和信息更新,欢迎您的收藏。

咨询热线: 13506750772

新闻中心

全国服务热线

13506750772(张总)13905856708(丁总)
七类圆锥滚子轴承的工作原理
来源:http://www.xwlbearing.com/news1077593.html 发布时间:2025/8/1 10:22:00

七类圆锥滚子轴承(国际标准ISO分类中,圆锥滚子轴承的代号为“30000”系列,常被简称为“7类轴承”)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滚动轴承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机床、工程机械等领域。其工作原理基于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的减阻机制,同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轴向与径向力的联合承载。以下是其核心工作原理的详细解析:

一、结构组成与几何特征

基本元件:内圈(锥形滚道):与轴配合,内圈滚道为圆锥面,锥角通常为10°~30°。

外圈(锥形滚道):与轴承座配合,外圈滚道与内圈滚道形成共轭圆锥面。

圆锥滚子:呈截圆锥形,滚子大端直径大于小端直径,滚子母线与滚道母线平行。

保持架:分隔滚子,防止其相互接触,通常采用冲压钢板或工程塑料制成。

几何关系:内、外圈滚道的锥顶重合于轴承轴线上的一点(称为“公共顶点”),这一设计确保滚子与滚道接触时,径向力可自动分解为轴向分力,实现力的均衡传递。

二、工作原理:力的分解与传递

径向力承载:当轴承受到径向载荷(垂直于轴线的力)时,滚子与内、外圈滚道接触点产生法向反力(N)。

由于滚道为圆锥面,法向反力可分解为:径向分力(N_r):垂直于轴线,直接抵消外部径向载荷。

轴向分力(N_a):平行于轴线,推动内圈或外圈产生轴向位移趋势。

轴向力承载:当轴承受到轴向载荷(平行于轴线的力)时,滚子与滚道接触点的法向反力同样分解为径向和轴向分力。

通过调整内、外圈的相对位置(如预紧),可控制轴向分力的大小,从而平衡外部轴向载荷。

力的动态平衡:在复合载荷(径向+轴向)作用下,滚子与滚道的接触点位置动态调整,使法向反力的轴向分力与外部轴向载荷达到平衡。

这一过程通过保持架的均匀分布作用,确保所有滚子同步受力,避免局部过载。

三、关键设计特性

锥角设计:锥角(β)决定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。锥角越大,轴向分力占比越高,轴承更适合承受轴向载荷;反之则更适合径向载荷。

典型锥角范围:10°(高径向承载)至30°(高轴向承载),常用值为15°~20°。

游隙控制:径向游隙:内圈与外圈在径向方向的相对位移量,影响轴承的刚性和运转精度。

轴向游隙:内圈与外圈在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移量,通过预紧(施加轴向力)可消除游隙,提高轴承刚性。

预紧方式:弹簧预紧、螺母预紧或液压预紧,根据应用场景选择。

滚子与滚道接触:滚子与滚道为线接触,接触应力分布均匀,承载能力高于球轴承(点接触)。

滚子大端设计有挡边,防止滚子轴向窜动,同时参与轴向力承载。

四、性能优势与应用场景

优势:复合载荷承载:可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,适用于轴向力较大的场景(如汽车差速器、机床主轴)。

高刚性:通过预紧可消除游隙,提高系统刚性,减少振动和噪音。

调心能力:允许内圈与外圈轴线有少量偏斜(通常≤2′),适应安装误差或轴变形。

长寿命:线接触设计分散应力,配合优质润滑可显著延长使用寿命。

典型应用:汽车领域:差速器、变速器、轮毂轴承,承受驱动轴的复合载荷。

机床领域:主轴、进给系统,要求高刚性和精密定位。

工程机械:挖掘机、起重机的回转支撑,承受重载和冲击。

风电领域:主齿轮箱轴承,适应变载荷和恶劣环境。

相关产品/ Product